隨時隨地分享不新鮮的事兒|朝花夕拾,在舊時光里追尋熱愛的痕跡

前幾天,李總在公司群里發了一張GBC的舊照片,翻看這張GBC領導與A.Walsh的合影老照片,勾起了小編的好奇心:大牛A.Walsh伯爵與GBC有啥關系?GBC為啥叫GBC?當時的原子吸收是個啥情況。。。,接下來跟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下這張照片時期的GBC。

GBC主要成員與Alan Walsh伯爵合影
左一:公司創始人之一Peter Charlton(公司創始人之一),左二: Alan Walsh伯爵(原子吸收發明人);右一:Ron Grey(公司創始人之一),右二:Clive Davenport(公司研發總監)
這張照片拍攝于1985年,GBC第一臺雙光束原子吸收AA902新品發布會上。當時瓦爾什(Alan Walsh )伯爵作為澳聯邦科學工業和研究組織的重要成員之一,參加了此次活動。
原子吸收光譜儀是一般實驗室常用的分析儀器,可以測定多種元素,具有性能穩定、使用靈活、可靠性高等優點,在環保、醫藥、冶金、地質、化工等各個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原子吸收光譜作為一種使用的分析方法要追溯到是1955年。澳大利亞的瓦爾什(Alan.Walsh),在Spectrochimica Acta上發表了他的著名論文“原子吸收光譜在化學分析中的應用”奠定了原子吸收光譜法的基礎。在Alan Walsh 發明之前,大家都是通過激發樣品,通過發射光譜譜線,測試樣品含量。而Alan Walsh的發明是通過樣品對某些譜線的吸收,來計算樣品含量。這個靈感,是他在自家后院gardening時閃現的。由此可見,男士要多在家勞動,特別是園藝勞動,可以激發靈感,有助于創新噢。Alan.Walsh不但提出了原子吸收分析的原理、技術和裝置,他和他的同事還將當地的幾間小廠聯合起來組成了生產專用原子吸收光譜儀器的工廠Techtron (Varian Techtron,Varian Australia的前身),他們的產品暢銷世界各地。
GBC公司成立于1978年,它的創始人是三位志同道合的同事Ron Grey, Ivan Bartlett 和 Peter Charlton。在這之前,他們在同一家生產原子吸收產品的儀器公司工作。一直在原子吸收光譜儀領域發展的三人是什么理由讓他們萌生了離開公司的呢?
Ron Grey,電氣工程師,從事火焰原子吸收和石墨爐原子吸收的電氣設計工作。Ivan Bartlett機械工程師和光學設計師(后來在GBC由Clive Davenport接替他的工作,Clive Davenport,原子吸收光學設計師,與GBC三位創始人同一個老東家),Peter Charlton,機械工程師。他們憑借敏銳的洞察力,同時意識到一款結構簡單緊湊且成本低、性價比高的原析產品將會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尤其在冶金行業,但當時他們的想法沒有被公司采納。
離職一年后,三人組建GBC公司,不久便推出了公司的第一款型號為900的原子吸收產品,該款儀器在諸如信號處理、光學設計、機械設計等方面進行了創新,如采用非對稱光束調制技術,在降低噪聲水平的同時還減少了分析信號受光學斬波器的影響,提高檢測的準確度。設計結構緊湊的儀器,引入成本低性能好的板材等等,產品一經上世,即獲得用戶青睞。
再次回到照片中,照片中的儀器為AA903原子吸收光譜儀,配備GF2000石墨爐系統、PAL1000自動進樣器、Controller1000微機控制系統。它是一款單光束原子吸收,同時它也是GBC第一款由微機控制的原子吸收光譜儀,其儀器性能與自動化程度均處于先進水平。石墨爐系統GF2000在控溫方式上采用功率反饋,它的特點是升溫速度快、峰形好、峰高高、溫度穩定、石墨管壽命長,不受石墨爐電阻的影響。與同期其它廠家的電壓反饋和電流反饋相比,石墨爐的穩定性更好。并且由圖片可以看出AA903原子吸收光譜儀整臺儀器結構非常緊湊,該款儀器皮實耐用,售出25年后儀器依然穩定、有不少客戶仍在使用,獲得市場的高度認可。
至今,GBC原子吸收已發展至第五代。無論是單光束、雙光束還是單火焰、石墨爐火焰一體機等多種組合的高性能產品均可提供。經過四十五年的發展,GBC因其成功的產品組合而在元素分析領域享有盛譽。除了原子吸收光譜儀紫外,GBC還可提供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儀(ICP-OES),電感耦合等離子體飛行時間質譜儀(ICP-oTOFMS)、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UV-Vis)等多種產品。
2013年,GBC加入東西分析,東西方兩大光譜儀器制造廠商強強聯合,創造出1+1>2的結果,在行業內引起不小的轟動。

東西分析與GBC亮相于Analytica Munich2016
前左一:Ron Grey;前中間:李黎歌女士;前右一:李曉鷗先生
重拾時光碎片,回望來時路,不禁心中若喜,在分析儀器道路上我們依然懷揣夢想,無畏前行!